后勤与安全保障部
服务热线:0356-3985075
安保服务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· 快捷通道 · 安保服务 · 正文
警惕诈骗陷阱,共筑安全防线
日期:2024-11-21  信息来源:   点击数:

近年来,诈骗案件层出不穷,骗子的手段愈发翻新,让人防不胜防。为了提高大家的防诈骗意识,保护个人和家庭的财产安全,我们特此进行防诈骗科普宣传,帮助大家认清诈骗手段,增强防范能力。

一、常见诈骗手段揭秘

1.网络诈骗:骗子通过虚假网站、社交媒体、短信等方式,发布虚假信息,诱使受害人点击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,从而盗取个人信息或直接骗取钱财。常见的有网络购物诈骗、投资诈骗、冒充公检法诈骗等。

2.电信诈骗:骗子利用电话、短信等方式,编造虚假信息,设置骗局,诱使受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。常见的有冒充亲友诈骗、中奖诈骗、冒充公检法诈骗等。

3.冒充身份诈骗: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、银行工作人员、亲友等身份,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。

二、防诈骗小贴士提高警惕:对任何涉及财产的信息都要保持高度警惕,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、短信、邮件等。

1.核实信息:收到可疑信息时,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如拨打官方客服电话、登录官方网站等。

2.保护个人信息:不轻易透露个人身份信息、银行账户信息、密码等,尤其是不要在公共场合或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泄露。

3.不贪小便宜:天上不会掉馅饼,对各种中奖信息、低价商品信息要保持理性,不要贪图小便宜。

4.及时报警:一旦发现自己被骗,要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,并提供相关证据,以便警方尽快破案。

三、案例分享

1.王女士的遭遇:王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执法人员的电话,对方称其银行卡涉嫌洗黑钱,要求将钱转到安全账户。王女士信以为真,结果被骗走了大量现金。

2.大学生小李的经历:小李在网络上看到一条低价出售苹果手机的广告,心动之下联系了卖家,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多次转账。最终,卖家消失无踪,小李不仅没有收到手机,还损失了数千元。

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,加强防范意识,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。让我们携手共筑安全防线,共同打击诈骗犯罪,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安全。希望这篇宣传稿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,也希望大家能将这些防诈骗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,让更多的人受益。



——来源于网络


上一条:消防安全知识科普: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
下一条:校园安全从你我做起


地址:山西省晋城市陵沁线666号

邮编:048000  联系电话:0356-3830199

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(晋)ICP备2021019556号 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26号